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 乡村振兴

false

定南:走出三条“致富路”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访问量: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金融活水浇灌希望,车间流水线上传递着幸福,走进江西定南,一幅幅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1.搭建数字桥梁,畅通产销渠道,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深圳福田区华侨城,一家高端社区生鲜超市里人头攒动,市民刘阿姨正在挑选包装精美的土鸡,产地信息、养殖方式一目了然。“早就听说定南的土鸡好吃,今天特意来买一只尝尝。”刘阿姨说。而在千里之外的江西定南县,村民徐达昌家刚卖完一批土鸡,收入近4000元,他乐呵呵地说:“以前既愁养鸡又愁卖鸡,现在有了‘定南乡村微趣’平台,在家门口就能把土鸡卖个好价钱!”

为破解农产品“出村难”问题,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定南县积极引进“定南乡村微趣”平台,构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该平台将镇村商店作为农产品选购点,将城市社区周边商铺作为农产品消费终端配送点,将分散的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直通车。

“定南乡村微趣”平台不仅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还通过打造数智化运营体系,将乡村门店与城市实体门店、农户和城市消费者的供需数据相联通,引导产销精准匹配,避免“谷贱伤农”。同时,平台还为农户提供农产品种植技术指导、市场行情分析等服务,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据统计,平台上线3个月已为147户农户增收1000元以上,建立了15个乡村农户增收中心,拓展了45家城市形象门店,其中在深圳高端社区华侨城已有12家门店。

2.用好金融活水,赋能产业发展,让增收之花“艳”起来

家住定南县老城镇的练大哥一直想扩大他的养蜂规模,但苦于资金不足。今年11月,他通过度小满金融公益平台顺利申请到了5万元免息贷款,用于购买蜂箱和蜂种。“有了这笔贷款,我就可以放开手脚扩大养殖规模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我的养蜂事业就能更上一层楼!”练大哥兴奋地说。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血液”。为破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这一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定南县引入了度小满金融公益平台,为有发展意愿的农民提供最高20万元的无抵押免息贷款,一次授信3年,一年一还。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简化贷款流程,实现“线上申请、快速审批”,农户只需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贷款申请,贷款审批效率高,到账速度快,极大地方便了农户贷款。

为确保资金安全,定南县还针对度小满金融公益平台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对贷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并定期进行贷后跟踪,确保资金安全使用,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

3.发展车间经济,拓宽就业渠道,让增收脚步“快”起来

“我现在每个月都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县城安置点搬迁户龙银英笑着说,她现在每天上午八点半到安置点内的杰鑫数据线厂报到,除了午饭和晚饭时间,其余时间都在数据线厂扎线,一干就是一天。杰鑫数据线厂是龙塘镇长富村民黎幼新投资建立的一家数据线代加工厂,投资约100万元,为了鼓励吸纳搬迁低收入人口,政府免除了杰鑫数据线厂的场地租金,目前吸纳搬迁户共计约50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定南县积极探索“家门口就业”的模式,对吸纳脱贫劳动力的帮扶车间给予创业贷款、就业岗位补贴、场地水电补助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帮扶车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增收的新途径。目前,定南县已认定帮扶车间30多家,为已申请房租水电补贴的车间发放补贴30多万元。同时,对帮扶车间吸纳帮扶对象发放岗位补贴近26万元。

为方便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群体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定南县还积极推广“集中式工厂+家庭式作坊”的用工模式,将部分工作任务分解到户。“我之前要照顾生病的丈夫,不能外出打工,现在好了,工厂把数据线和加工工具送到家里,我在家就能做工赚钱,真是太方便了!”正在家中熟练地组装着数据线的徐阿姨高兴地说。

定南县通过创新思路举措,积极探索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的新路径,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致富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了“定南经验”。下一步,定南县将继续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努力让农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