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结果公开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印发《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访问量:

中共定南县委定南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

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定南县委                                       定南县人民政府

                                                         2023512


关于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农业强,奋力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切实抓好粮油生产。坚决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责任包干、抽查核查、调度督导、通报约谈等工作机制,大力培育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种粮主体,力争50亩以上种粮大户80户以上,大户种粮面积达到2亩以上力争良种覆盖率98%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90%以上。确保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15.76万亩,产量稳定在1.11亿斤以上。充分挖掘冬闲田潜力,扩大稻油轮作面积,提升油菜、大豆和其他油料作物产能,确保全县油菜和大豆等油料作物面积达3.62万亩以上。加大种粮补贴力度,落实耕种管收各环节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植粮食和油料作物积极性。强化粮食流通领域监管,严肃查处克扣、挪用、挤占、骗取各种涉粮补贴的行为。开展库点绿色储粮升级改造,巩固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全面落实新增5000吨县级储备粮规模计划,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至少建立1个粮食应急储运企业和1个配送中心。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取得实效。〔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发改委〕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强化执法监管,从严查处新增违法用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力推进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已经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要逐步恢复种粮或置换补充。一般耕地确需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纳入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2023年度7000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田管家”智慧高标监管平台+工程设施保险相结合的管护模式。做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委、林业局〕

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防控非洲猪瘟、松材线虫病、红火蚁、草地贪叶蛾等动植物疫情,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做大做强种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培育新品种,争取创制突破性新种质,提升保种育种供种水平。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等农田水利设施,启动病险山塘水库整治三年行动,解决一批设施薄弱、山塘水库隐患较多和供水保灌能力不足等突出短板问题。实施农机购置级累加补贴政策,推广适合我县地形的农机具。健全农机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综合农事服务能力,至少建设1亩机械化育秧中心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实现早稻播种面积3000亩以上的镇至少有1个机械化育秧中心推进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仓储冷藏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科学应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1名植保员。组织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县科协、水利局、供销联社、发改委、商务局、局、气象局、应急管理局、委编办、人社局、财政局〕

(四)拓宽食物供应渠道。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面提升粮食、肉类、蔬菜等各类食物保供能力和水平。稳定生猪产能,确保年出栏生猪稳定在63万头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禽类等特色产业。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100亩,新增陆基圈桶养殖容量0.2万立方米,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0.05万亩。推进果、茶、菌、药、薯等经济作物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县商务局〕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责任主体职责清单,压实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责任。高效运行“三线预警”机制,聚焦疾病、上学、疫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收入骤降等重点返贫风险隐患,坚持常态监测和集中排查相结合,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发挥精准防贫保险的综合保障效益,实现参保率100%,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强化对监测对象的精准帮扶,对未消除风险和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分别开展帮扶措施、帮扶成效“回头看”。抓实国家和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责任单位:乡村振兴局、卫健委、医保分局教科体局、民政局、定南银保监、县农业农村局〕

()全面落实帮扶政策。持续抓好“双线”控辍保学,防止出现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现象。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各项政策,确保应补尽补。平稳运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实现参保动态全覆盖。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排查监测机制,做到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加强饮水安全动态排查监测和水质检测,分类施策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做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不断深化“点长制”工作模式,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效。开展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和管理情况“回头”。〔责任单位:教科体局、医保分局卫健委、县税务局住建局、水利局、民政局、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将产业、就业、创业提升作为助推增收的关键举措,支持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充分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创业。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至少建立1个联农带农产业基地,每个镇经营主体总数和带动能力较上年只增不减。持续开展帮扶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交易场活动,组织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企业、社会力量等助力消费帮扶。着力加强就业服务,按需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帮扶车间保量提质增效。完善自主创业支持体系,鼓励支持在脱贫人口中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按规定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人社局、乡村振兴局、财政局、商务局、发改委〕

三、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益

()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能级。实施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年行动,围绕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坚定不移发展壮大脐橙、蔬菜、油茶产业。推进赣南脐橙提品质、强品牌,大力实施果园“水肥一体化”项目和“沃土工程”,巩固提升脐橙果品品质,持续防控柑橘黄龙病,全县平均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新开发和恢复脐橙面积3500亩以上。引进大湾区农业企业建立直供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新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家以上深入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完成改造(提升)建设任务4000亩,抓好4个示范基地建设。分板块推进油茶产业园建设。支持发展茶叶、脐橙、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新增设施蔬菜基地800,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培育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1家。开发乡土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抓好莲塘村、森林部落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点建设〔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服务中心、林业局、商务局、工信局、文广新旅局〕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全域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先行先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创建一批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30、名特优新农产品1。高质量发展富硒农业,坚持“硒+X”和全产业链战略,大力发展富硒功能农业产业集群,新建高标准富硒示范基地1个以上,培育示范企业1家以上,新认证富硒农产品2个。开展富硒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富硒农产品开发。加大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茶叶等品牌培育与推广力度,支持大型商超、企业设立富硒产品专柜,打响赣南富硒农产品品牌。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发展服务中心、林业局〕

拓展农业开放合作深度。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农产品主销地、农业招商主阵地,打造农业产业协作高地。积极引进大湾区农业企业建立直供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订单农业,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围绕补链、强链、延链招引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突破50%,新培育1家以上年营收超亿元企业。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湾区市场。〔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场监管局、工信局、发展服务中心、林业局〕

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十一)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优化乡村国土空间布局,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抓好《定南县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农村建房全流程管控机制。分类推进农房突出问题整治,在完成线的基础上加大县道周边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房突出问题整治,逐步消灭问题存量。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建设67个新农村点,力争发展休闲乡宿5家。开展农村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电视线整治试点。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自然村有收集点()、镇有转运能力、县有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能力。推进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水平。新()建农村户厕129,力争两年内基本实现全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用好“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打造数字化管护新品牌。大力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建成示范镇3个以上。深入开展“清洁家庭”“清洁村庄”评选活动。〔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住建局、城管局、生态环境局、妇联〕

(十二)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新改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打好农村饮水提档升级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两年攻坚行动,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8%以上。安装农村路灯415盏,基本实现25户以上村庄路灯全覆盖。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1.31公里、配变电器21台。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建设农村5G基站100个,加快提升农村千兆宽带覆盖能力。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建设布局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提高农村应急管理能力,推进应急广播行政村全覆盖,扎实开展乡村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和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场所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国网赣州定南县供电公司、工信局、中国电信定南分公司、中国移动定南分公司、中国联通定南分公司、邮政公司商务局、供销联社、应急管理局、气象局、文广新旅局、消防救援队〕

(十三)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以及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不断改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结对帮扶。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提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统筹推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水平。落实易致贫返贫人员和低保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政策,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持续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暖心工程”,推动80%以上乡镇敬老院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85%以上的行政村。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县村三级农村商业体系。〔责任单位:教科体局、卫健委、医保分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民政局、妇联、团委、委宣传部(文明办)商务局〕

(十四)提高乡村治理精细度。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模式。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不断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高质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优质资源支持省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乡风文明行动,深入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宣传推广石城县“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和全南县“零彩礼、不收礼”移风易俗改革经验。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提升推广“寻乌经验”,持续擦亮“客家矛盾客家调”品牌,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打击整治赌博、养老诈骗和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委组织部、民政局、委宣传部、委农办、委政法委、公安局、委统战部(民宗局)司法局、妇联〕

五、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十五)稳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成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制度“三改合一”改革,抓好天九镇“三改合一”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有序有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建立健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加强果园产权政策研究,积极稳妥做好果园租赁土地到期续租工作。强化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资格审查和风险防范。深入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202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宅改试点范围2023年分二个批次共选择80个村,每批次为期6-8个月稳步推进宅改试点村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一门式”联审联办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形式,深化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改革,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果业发展服务中心、住建局、乡村振兴局、财政局〕

(十六)健全乡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符合乡镇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明确乡镇权力与责任,持续抓好老城镇“一级财政”试点改革,强化对试点乡镇金融、人才、资金、土地、乡贤返乡创业等方面系列政策支持措施,进一步激发乡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培植财源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把乡镇建设成为乡村经济中心。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使用权入股等经营活动,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力争年内85%的村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30%的村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委组织部、委编办、行政审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民政局、商务局、乡村振兴局〕

(十七)构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合股联营模式,让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获分红、集体建设用地入得收益金、资金入股分利金、就业入企获薪金。探索成立“村投”公司与金融机构融资合作的新模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试点工作,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落实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00人以上。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深入推进农业水价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人社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委、水利局、供销联社、林业局、财政局〕

六、强化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十八)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全面贯彻《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发挥县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作用,推动县、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村党组织书记履行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并作为年度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评价内容。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走村、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责任单位:委农办、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委、财政局〕

(十九)优先保障发展要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截留、挪用涉农资金的行为。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全及县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均不低于7%。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巩固提升“财农信贷通”和“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信贷质效。促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有序推进农业巨灾保险和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积极探索农产品价格、产量、收入保险。充分保障乡村发展用地需求,新编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安排不少于5%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农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继续执行“增存挂钩”机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引导各类公益慈善资金支持乡村振兴。〔责任单位:财政局、委农办、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金融服务中心、人民银行定南定南银保监自然资源局、工商联、民政局、红十字会〕

(二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强化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持续选好用好乡村振兴指导员。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选树一批常年扎根农村,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科学家”。积极组织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现城乡师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导城区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选拔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责任单位:委组织部、委农办、团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人社局、委编办、教科体局、卫健委、

(二十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培育选树一批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从严管理监督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通过设岗定责方式,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派出单位联村帮扶。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大力推进“勤廉村居”建设,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制定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清单。〔责任单位: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委农办、农业农村局、纪委监委〕

(二十二)加大跟踪问效力度。适当提高乡村振兴在县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和分值。加大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调度指导和跟踪问效力度,统筹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督查考核,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价。〔责任单位: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委农办、统计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