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成效,定南县民政局紧紧围绕“问需于民、服务于民”这一主题主线,将主题教育融入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中,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多种形式“听民意、听诉求、解民忧、办实事”,着力在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
为切实了解居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定南县民政局深入开展全员“大走访”活动。班子成员分成四个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副局长、股室长带头下基层开展大走访、问民情活动,深入各镇(城市社区)开展“三务”公开督查,对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民政服务对象进行实地走访,在一线听民声、解民意,找准民政工作服务难点和问题,累计走访各类困难群体340余人次,开展座谈15次,解决各类民生诉求15件。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了解民政政策渠道,定南县民政局扎实开展在线“听民意”活动。结合全员“大走访”、在线“听民意”活动”,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关注“定南民政”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等刊发民政政策5期,公布了社情民意服务热线,主动接听市民群众电话诉求,耐心解答群众业务咨询。截至日前,共有3万余名群众通过公众号浏览查阅了相关政策,接听解答群众电话咨询735人次,办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临时救助等153人次,从而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大大地提高了群众对民政政策知晓度、透明度和满意度,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
多举措,“心贴心”优服务
定南县民政局聚焦主责主业,多举措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在“心贴心”优服务上见行动。
惠民生,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上见行动。兜牢民生底线,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对困难群众开展分层分类救助,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扩大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及时开展常态化救助帮扶,精准高效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低保审批缩短至18个工作日,落实散供养、特困、孤儿医疗费用财政兜底“一站式”结算制度,实现新增城乡低保121人,新增临时救助93人,发放临时救款21万余元。
解民忧,在落实公民身后一件事服务改革上见行动。定南县民政局努力在找准殡葬服务难题与群众关切需求上下功夫。九月份以来,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殡仪馆设置“公民身后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殡葬补贴、社会保险、户籍注销等事项一次性办结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满意度。
顺民意,在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延时错时服务上见行动。深入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扎实推进婚姻登记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落实中午错时延时和节假日不打烊服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开展婚姻家庭教育3次、成功调解离婚15对。
强关爱,在推进困境儿童保障提质增效上见行动。积极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通过公众号加大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宣传,加大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委托社工机构组织社工、律师、心理老师开展监护状况和心理健康专业评估,全面完成89名符合评估条件的儿童心理健康和监护状况评估工作。对重点儿童落实“一对一”帮扶制度,切实让每一名困境儿童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
抓重点,“实打实”办实事
在推动养老设施项目建设方面,定南县民政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650万元,拟在县敬老院实施岿美山钨矿独立工矿区避险搬迁配套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新建院民大楼1栋,3198平方米、改建医养大楼5000平方米,实施适老化改造、广场绿化和道路硬化等,加快县残疾人康复大楼改建一所公办医养结合示范养老机构。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营,发挥每个站点助餐、助娱、助安、助医的功能,让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在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方面,定南县民政局投入45万元,完成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满足了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改善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
在实施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安养工程”试点方面,定南县民政局在7个镇分别选取1个村推行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组建村级照护团队、提供邻里互助服务等多形式养老服务模式,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别是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助娱、助餐(送餐)、助医、助安等多样化养老服务。
供稿:陈佐道、范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