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养中心、特色美术馆、书画教室应有尽有,介助区、介护区、失智照护区一应俱全,不少或年迈或被疾病困扰的老年人在细心照料下得以安享晚年。一些康养机构将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相结合,为老年人量身打造适合的养老服务;还有的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推动发展文旅康养,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康养选择,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老年群体不断扩容,康养因能更好契合“老有所乐”的需求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康养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能提供丰富而精细的服务,康养本身所蕴含的保持健康、重视养生的积极心态也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供政策牵引和制度保障。推动康养事业和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人口老龄化大势的必然之举,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康养事业和康养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据相关报告,2014年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将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到2027年有望突破20万亿元。面对蓬勃的市场需求,当前不少地方积极开展创新探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
未来,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在硬件方面,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的普及和完善,为老年人康养提供扎实物质基础与保障;在软件方面,持续推进康养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水平。一言以蔽之,持续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与人力资源潜能,才能做到以高质量康养产业托举最美“夕阳红”。
责任编辑:冯志远 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