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张睿 詹继成文/图
6月的定南,青山如黛,天蓝似海。夹杂在翻滚热浪中的草木幽香随风散逸,让人感受到一种盎然的生机。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12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定南县,探寻发生在“赣粤门户”的振兴之旅。
在振兴发展的进程中,对口支援定南县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进出口银行,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持续升级对口支援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倾力帮扶定南,为推动定南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乘振兴发展之风,“足球新城”定南县融湾向南,加速推进赣粤边际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全域旅游康养风景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区“四区”建设,深入实施绿色品牌塑造、工业强县、全域景区创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投资消费升级、民生福祉提档、党的建设提质“七大工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南篇章。
稀土重镇涅槃归来
定南一度以稀土产业“一矿独大”,是首批11个国家稀土规划矿区之一,全县矿区保有稀土资源储量6.75万吨,高峰时稀土产业产值、纳税占比均超过60%。2016年,为加强生态保护,定南稀土矿全面停采。直到2022年,稀土硫酸镁开采工艺试验成熟,赣南稀土矿山正式复产,定南县稀土产业再现昔日荣光。2022年,县内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10亿元的稀土企业各1家;2023年,定南稀土开采量达5400吨,占赣州市全市稀土开采量的90%。目前,已发展规上稀土工业企业5家,其中大华新材料稀土冶炼分离技术综合水平、齐飞新材料稀土废料回收技术全国领先。
在此基础上,定南因势利导发展了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2023年规上工业营收实现135.75亿元,规上工业研发(R&D)投入3.55亿元,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度达85.68%,规上电子信息企业33家;规上新材料企业3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家,新增省制造业领航培育企业、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省绿色工厂各1家,获评省级稀土永磁材料及应用产业基地、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其中,龙邦新材料拥有全球唯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圆网生产芳纶复合材料技术。无中生有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龙凯科技获评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电池粉处理量全国第一。
消费之都活力迸发
定南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生态禀赋,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康养风景区建设,打造湾区“后花园”,“引客入定”推动消费提档升级。打造了天下客家·唯美古城——“客家古城”、国家4A级景区九曲度假村、桃源乐境,以及云台山、虎形围屋、布衣山谷等众多景点,建设了“定南之窗”、凤栖湖、龙归湖景区,以及莲塘村、黄砂口、森林部落等美丽乡村景点。
无中生有打造了“足球新城”品牌,定南入选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中乙球队主场落户定南。央视《焦点访谈》《足球之夜》深度聚焦定南校园足球改革典型经验、《24小时·遇见你》《新闻直播间》报道赣克两地青少年足球交流和文化交融事例。大力推动传统文化保护,“赣南客家服饰”“定南瑞狮”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定南瑞狮”献演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建设苏区盐道、东江纵队旧址、留輋村“五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2023年,成功举办首届湾区北生态旅游消费节暨第六届万人徒步节,发放政府消费券738万元,撬动社会消费近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全年吸引游客7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亿元,全域旅游投资强度、引流人数均为史上最多。
两江源头守护有力
定南是东江源区县,是香港同胞重要饮用水源地,境内最大的九曲河每年向香港供水4亿多立方米,占香港用水总量的39.94%。为守护一江清水,严格落实生态准入制度,拒绝陶瓷、家具等污染行业企业90多家,减少直接投资150多亿元;清理整顿了一批涉污企业,先后关闭了松源化工、东升砖厂等20余家企业,每年因此减少税收8000万元以上。累计投入8.63亿元实施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项目51个,投入8亿元铺设城乡生活污水管网300公里、0.9亿元建成定南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九曲长滩、历市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东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
定南是赣江源区县,县内稀土矿山大部分位于赣江源头。为了呵护好江西母亲河,定南大力推进废弃稀土矿山生态修复及月子河流域综合治理,建设运营了7座稀土尾水处理站,年运营费近4000万元。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成了首个国家级能源农场示范基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获农业农村部表彰、在全国推广,“利用废弃矿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策应国家木材储备战略,启动实施5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是目前全省规划面积最大、投资最大的县级国储林项目。全面禁止阔叶林、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3.07%,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
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定南坚持把有限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近90%,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取得重大进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2023年县财政预算教育投入5.85亿元、增长27.4%。圆满完成定南一小、定南二中“民转公”,人民群众20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积极应对疫情严峻考验,将“零疫情”战果坚守到疫情防控全面放开之后。深入推进健康定南行动,投入近2.7亿元建设疾控中心防控业务楼、第一人民医院鹅公、老城、天九分院等医疗院所,最大限度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全力破解城市内涝难题,定南投入4.6亿元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实现城区生活污水收集雨污分流全域覆盖。全力推进“三城同创”,国家卫生县创建顺利通过省级初评,将再添“国字号”招牌。有序推进平安定南、法治定南建设,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扫黑除恶、公安、司法满意度、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融湾风景持续演绎
定南毗邻广东和平、龙川两县,赣深高铁、京九铁路、2条高速及3条国道穿境而过,距深圳290公里,有“江西南大门”“深圳北五环”“融湾第一站”等称谓。在全省率先部署发展低空经济,开工建设通用机场,即将再添联结赣粤新通道,大大提升与大湾区的通行能力。定南处于赣粤物流大通道中心节点,大力发展临港经济,谋划建设5000亩临港产业园,引进中道集团综合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建设赣州南部6县唯一、直通深圳盐田港的铁路集装箱码头,开通了国际集装箱阶梯班列定南挂靠点,建成运营江西供销(定南)冷链物流园,成为赣粤边际功能完备的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聚焦“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定南深挖区位优势,推动“融湾风暴”持续演绎,把打响“定e办”营商品牌作为融湾重点措施,实现审批流程再简化、服务再升级、时效再提速,“文明实践+普惠金融”做法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刊发推广。瞄准大湾区发展需求,积极承接新兴产业转移,近年来引进的项目30%由大湾区企业投资。以抢滩大湾区农产品市场为引领,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8个、深圳菜篮子基地2个、“圳品”品牌2个,获绿色有机产品认证27个、富硒产品认证36个、“江西名牌产品”上榜12个。
近两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行业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稳发展、谋长远的政策举措,助力定南振兴发展。
●金融服务再提升。探索“文明实践+普惠金融”新路径,助力定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普惠金融服务全覆盖。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整村担保”融资新模式,在保余额突破1亿元。创建普惠金融社区服务站,指导定南县农商银行在12个社区建成运营。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优化升级,1843人次开展业务咨询,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4.5亿元。定期举办政银企担对接活动,752家市场主体累计签约50.05亿元。
●金融产品再增量。推动全省首单古树责任保险落地定南,为398株古树名木提供408万元风险保障。签订50万元江西省首单“溯源农产品质量责任保险”,助力农产品销售。推动工商银行发放赣州市首笔小微企业在建工程构建贷款950万元。完成首笔340万元绿色农村水电站抵押贷款,以创新产品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获评江西省绿色金融先进县。协调期货公司与定南县域保险公司开展“保险+期货”业务,为企业和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破亿元。
●支持力度再加码。指导国家金监总局江西局投入资金,开展“蕉坑村人居环境改建”项目。协调筹措100万元项目资金,援建蕉坑村光伏发电项目。调度江西局驻村工作队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387万元,新建桥梁1座、建水陂9座、修水渠1729米、建通组路2874米、建入户路5683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灯80盏。组织定南机关及镇村干部、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参加各类金融、人才、政策培训33批次,参加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
●民生事业再提速。积极盘活定南县域文旅资产,组织开展定南县金融促消费系列行动,11家银行机构与160余家市场经营主体对接融资签约2.37亿元,系列主题活动累计撬动消费10.86亿元。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加强与县域金融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帮助协调定南县平台公司已批未放和重点项目融资,逐笔制定地方债务压降方案。组建金融领域风险排查队伍,实现非法集资零发案。
近两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立足定南实际,推动一个个具体项目、一笔笔援助资金落地见效。
●加大资金支持。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向定南县“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放1.075亿元专项基金支持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争取欧佩克基金转贷款项目支持定南职教中心建设,定南县与欧佩克国际发展基金会签署备忘录;与赣州银行合作设立小微转贷款专项资金,服务定南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累计发放292笔5.52亿元;协调推动定南县与网商银行签署金融合作协议,2023年累计向定南县6056位小微经营者、农户发放贷款5.03亿元;为定南县重点养殖企业授信5000万元,助力供港生猪产业振兴发展。
●推进战略合作。与赣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向赣州地区提供不低于600亿元信贷支持;与省委台办签署《支持台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支持赣州、定南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台企发展;协调推动定南县与物美商业集团签署《乡村振兴专项合作协议》,支持特色优势产品销售,加强商贸合作;协调推动定南县与万和证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在债券发行、投资融资、金融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深化“一司一县”结对帮扶关系;协调推动定南县与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签署《金融服务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加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党建共建等方面合作,扎实推进赣深金融合作。
●深化招商合作。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开展联合招商,其中视源电子、方大集团确定在赣州投资,光谷金信已确定落户定南;协调定南县与深圳商务局、工信局、海关、江西商会,东莞海关,浙江省商务厅、台办、杭州市台协、网商银行等部门、协会、金融机构建立联系,搭建招商合作平台;携双胞胎、煌上煌、虔东稀土、赣锋锂电、金品铜业、光谷金信等6家企业到定南县考察,开展产业合作;协调组织定南大华新材料、龙邦科技、柏三侬家等6家重点领域特色企业产品参加北京服贸会,助力定南品牌推广;向优势客户介绍定南县产业招商需求、优势政策等,邀请定南有关人员赴湖南开展产业招商,邀请企业到定南县考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