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指出:“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民营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跨越式发展。
打通要素流动渠道,完善市场化创新生态。创新是生产要素的创造性组合过程,创新要素的流动效率直接决定创新生态的活力指数。民营企业作为市场创新的重要力量,其创新动能的释放高度依赖要素流动效率与创新生态质量。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全国统一的要素配置市场,构建公平、开放、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
培育创新基因,锻造企业内生创新机制。创新文化是企业创新的灵魂,是激发员工创新潜能、形成持续创新氛围的基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树立“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建立差异化的创新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实行“里程碑式”考核,允许“十年不鸣”;对应用开发实施阶段性评估,保持适度压力;对产品迭代采用“快速试错”机制,加速知识沉淀。通过举办创新大赛、设立创新奖励基金等形式,表彰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的个人或团队,营造一种人人想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创新文化的培训和教育,使创新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员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将创新基因植入企业的血脉中。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既要注重前沿技术的探索性研究,又要加强应用性技术的开发,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能,是一场涉及认知革命、制度重构、能力再造的深层变革,既需要制度环境的持续优化,又依赖市场机制的深度完善,更需要企业自身的基因重构。当政策红利、市场活力和企业内力形成共振,必将激发民营企业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释放千帆竞发的市场活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