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结果公开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false

2023年定南县统计公报解读

访问量:

2023,定南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扎实推进“四区建设、七大工程”,全力拼经济、拼发展,全县经济稳步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全市排位第19,三类县排位第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9.3%,全市排位第5,三类县排位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全市排名第14三类县排位第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全市排位第5三类县排位第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0.5%,全市排位第8三类县排位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94亿元,同比增长6.3%,全市排位第9三类县排位第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38亿元,同比增长5.8%,全市排位第13,三类县排位第5实际利用外资155万美元,同比下降81.9%,全市排位第18三类县排位第7;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0.99亿元,同比增长5.23%,全市排位第13三类县排位第3外贸出口总额8.2亿元,同比下降36.73%,全市排位第14三类县排位第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6元,同比增长3.8%,全市排位第18三类县排位第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3元,同比增长11.4%,全市排位第2三类县排位第2。其他指标方面,地方税收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40.6%,全市排位第3,三类县排位第2;人民币存款余额148.2亿元,同比增长6.1%,全市排位第15三类县排位第4;人民币存款贷额182.6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市排位第4三类县排位第1;全社会用电量实现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全市排位第3三类县排位第2;全社会用电量实现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5%,全市排位第2三类县排位第1

2024工作打算

(一)继续强化基础指标分析研判。坚持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对标、对表年初制定的目标,强化运行调度,主动分析指标构成、来源、增长点。强化工业经济用电、增值税、工业产值等指标的调度,及时掌握、跟踪监测,为工业增速评估提供支撑。涉及到GDP核算的其他重要指标,密切关注服务业行业相关指标,针对制造业规上不变价、建筑业增加值、批零住餐销售额及营业额等基础指标强化预警监测的举措,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勇夺开门红,精准有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紧抓首位产业实现质效齐飞。加强产业集群链群式发展,培育好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有色金属和新材料重点发展稀土深加工、稀土永磁等中后端应用产业,加强与中国稀土集团合作,引进稀土深加工大项目、大企业。全力支持赐彩做大做强上市,齐飞、中凯、色耐特延链壮大、升级改造,推动易飞迅、辰鑫稀土、共迈新材料竣工投产。电子信息重点拓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实现景伟电子、惠鑫韵、锦鹏电子满产达产,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重点延伸光伏、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建成赣悦(三期),启动龙凯(三期)建设。力争培育5家营收超10亿元企业。8家企业进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1家企业完成股改。

(三)继续抓好投资增量工作。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入库。对未开工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前期存在问题,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同统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做到项目达到入统条件立即申报入库。二是抓好项目凭证收集。发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优势,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凭证的收集,迎接国家、省、市投资项目凭证的核查。

(四)用好用活存量刺激消费。以足球撬动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全面延伸足球产业链,争取引进至少4家体育用品生产加工、赛事推广、体育传媒等企业落地,全力培育足球经济新增长点。以苏区盐道、五星级酒店,乡村旅游点、足球民宿,实现3A级标准景区乡镇全覆盖,争创全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出台引客入定政策,探索与周边县打造旅游联盟共享旅游资源、做大旅游经济。用好用足智慧旅游APP及天九镇、高铁站游客集散中心,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客家古城为核心品牌IP,利用抖音、美团携程等网络平台加大营销推广力度,争取将定南纳入大湾区旅行社线路规划。

(五)做精做细发展服务业。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研发和科学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做精生活性服务业,树立大文化、大健康、大物流、大旅游的服务业发展理念,推动服务业扩规模、提速度、优结构、上水平,使服务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力量。

(六)扎实推进“1234”发展战略。创建“1”个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稳步实现“2”100培育100家以上安全应急企业;打造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安全应急产业园。开拓“3”个发展中心:建设省级安全应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打造省际安全应急综合物资储备基地与调度中心;创设产业技术实训中心。重点发展“4”个产业组团:安全应急功能性新材料产业组团、安全应急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组团、安全应急产业大数据平台组团、安全应急职教与服务产业组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