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公共监管 > 市场规则标准和监管执法信息

定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实施方案

访问量:

定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为推进和服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经研究,制定定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工作措施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原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提升商品服务质量、强化消费维权、推进综合协同监管、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推进社会共治,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本领

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加速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提高对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规律性认识,增强监管各类市场的监管本领,为适度监管、科学监管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三、加强法规宣传和培训,增强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提升社会共治水平加强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使市场主体懂法2守法,诚信经营,自觉履行自律义务;使居民了解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社会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使全社会形成监督的合力。

四、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营造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宽松环境

1. 既要优化行政许可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又要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提高市场主体活力和存续力,千方百计地壮大发展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2. 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先证后核、证照同步”改革创新举措,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3. 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审批事项清单,及时解决改革中各种堵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业一证”改革。同时加强守诺核查,以“管”的到位防控“放”的风险。

4. 提高线下“一窗通办”效能。

5. 便利企业注销,让市场主体准出准入同等宽松快捷。

6. 支持知识、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做好知识产权创造引导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五、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1. 进一步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列出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杜绝趋利执法。

2. 有序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失信惩戒、信用修复。

3. 深化转供电整治,进一步清理整治中介机构乱收费、转供电违规收费等行为,确保转供电改革政策红利惠及终端用户。

4. 常态化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第三方评估,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氛围。

5. 加强“双打”力度,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商品开展执法行动,查办有分量的典型违法案件。

6. 落实扫黑除恶八项长效机制,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7. 扎实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及时有效实施信用惩戒,鼓励和便利企业信用修复。

六、保障四大安全,维护民生安全底线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市场安全体制机制。扎实开展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守牢民生安全底线。

1. 加强常态化隐患排查。着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常态化排查工作。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排查工作落到实处。深化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处置回访“六到位”,确保燃气压力管道、电梯等民生安全。开展食品安全和反食品浪费进街入市、进校入园、进企入场、进区入户的“四进四入”活动。加强食品药品抽检,全面推动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及其不良反应监测等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2. 精准研判风险。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重视倾向性、苗头性隐患问题,谨防小隐患变成大风险、小问题变成大事故。

3. 督促整改到位。隐患发现一处就必须整改一处,整改一处就必须回访核实一处,谨防层层推责、无人落实。

4. 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开展质量强省示范县创建,在全县弘扬“云程万里 质量筑梦”的精神。对接全省标准化工作“十四五”规划,推动我县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链标准化。

七、加强矛盾纠纷调解,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 推进消费维权站建设,提高企业维权人员素质和处置化解能力。

2. 加强消费维权大数据与“互联网+监管”的对接,为引导安全放心消费、加强市场监管提供警示和指向作用。

3.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政策宣传,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激励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