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讲政策;入乡村,讲理论......”当前,在定南县的广袤乡土,一支支挎包宣讲队犹如星星之火,点亮了基层理论宣讲的广阔天空。他们身穿红马甲、斜挎军绿包、佩戴扩音器,穿梭在村里的各个场所,将党的声音传遍每个角落。
11月22日,定南县鹅公镇大风村老年活动中心门口的大树底下聚集了不少村民,听说挎包宣讲队要来这里宣讲解读医保政策,大家早早地来到这里。宣讲员详细地讲解了医保的覆盖范围、报销比例以及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村民们认真地聆听着,对有疑问的地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医保政策有了新的部署。以后啊,咱们看病报销会更方便、更实惠。”村民徐大爷乐呵呵地说道。他的话引起了村民们的共鸣,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医保政策给自己带来的保障,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过去,我们对交医保总有误解,经过宣讲员详细的介绍,我就更通透了。”村民彭大娘说完就转身去了村委会,准备缴纳医保。
对此,鹅公镇宣传委员刁玲丽表示,为了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该镇组织各村挎包宣讲队将全会精神进行分解,制定个性化的宣讲方案,以就业、医保等群众关心的话题为主,使用本地方言进行分众化宣传,让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
该镇水邦村是数据线产业集中点,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务工的人员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特点,该村挎包宣讲队重点围绕就业方面的话题,在文化长廊向附近的群众进行宣传。宣讲员分析了数据线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趋势,鼓励年轻人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抓住就业机会。“看到咱们村数据线产业发展这么好,又听到宣讲员分析就业趋势,我感觉找到了就业方向。”现场群众随声应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定南中心城区的社会治理成了摆在城市社区管委会眼前的“必答题”。
近日,城西社区挎包宣讲队利用小区理论微宣讲课堂,向居民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的内容。他们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到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等方面,为居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社会治理蓝图。在他们的精准解读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一员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我们就要不断创新宣讲方式,以接地气、丰富多样的基层理论宣讲形式,把党的理论与人民群众关注关切、生产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宣讲'声’入人心。”定南县社联主席李云芳说,近年来,定南县按照“一村(居)一队”原则,精心组织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文明实践员以及老教师、老干部、模范典型等人员组建成“挎包宣讲队”深入各村(居),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通过这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讲方式,党的政策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为推动定南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张睿 李忻怡)